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爸爸妈妈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日期:2025-07-23     来源:www.fjutyk.com    浏览:423    
文章简介:1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家庭文化,你只须走进来,就能感觉到。还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到朋友家玩。

1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家庭文化,你只须走进来,就能感觉到。

还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到朋友家玩。

那时候就是两个毛头小伙子瞎玩的年龄,可是那次的历程却让我一直记得。

 

去的时候,当然两手空空,没带礼物。

但朋友的妈妈却把我当作贵客对待,而不仅仅是当一个孩子。

 

她招呼朋友去捉鸭子,烧水,中午做美味的。

我就跟朋友帮忙劈柴烧火,吃了一顿超级大餐。

 

那时候,一个少年能得到一个大人那样的对待。

让我备受感动,感觉得到了尊重。

现在想起,感觉伯母的热情待客,朋友的豪爽仗义,其实就是那个家的文化。

这种文化叫热情,尊重。

 

多年后,伯母有一次要我给他修电脑,我找到企业的技术职员,为她测试、安装新的系统。

跟领导告假,在楼下的餐馆里请她吃了一个简餐。

朋友得知后说谢谢我。

其实我一直要谢谢他们。


2

哪种家庭养出哪种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讲,爸爸妈妈是根,孩子是花朵。爸爸妈妈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我们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

 

为人热情,待人大方的爸爸妈妈,常常会教会孩子大方热情。

即使没言语相告,在实质的日常,那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实就已经默默影响着孩子了。

温和善良的爸爸妈妈,也常常会养出善良友爱的孩子。


之前看到一张很感人的照片,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孩子和母亲一块坐地铁,中途一位阿姨携带小孩子上车,小孩子主动让了座,然后在母亲休息时,用手为母亲垫着头,还帮母亲背包。

想来,平时他的母亲肯定也是暖心的人。




而且,有集体观念和规矩意识的爸爸妈妈,才能养出有规矩懂敬畏的孩子。还记得儿子读婴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孩子班上的新年活动。老师提前两周就在班上公告所有参加活动的父母要筹备中国传统服装。为此,不善着装打扮的老婆和我就头大了。但还是借助不多的休息时间去商场找。最后终于备好。当然还有不少母亲,老师的公告才出,就立刻探寻,跟大伙热情地做推荐。 

大家以为那天所有些父母孩子都会按需要着装。

但还是有两个孩子穿着平时的衣服。而他们的母亲,也没穿着需要的红衣服。在活动中很显眼。但她们没感觉有哪些不妥。 为什么在这里提这件事?由于这两个男生,是班上最让老师和父母们头疼的。

两个小家伙喜欢动手打同学。

儿子也先后被他们挂彩,不过是孩子间的打闹。

我也只不过教他去好好保护自己,离打人的同学远一点。

 

可见母亲的用心不在这,而只不过把孩子交给学校。

所以对学校的公告会习惯性地视若无睹。

 

可以想象,当爸爸妈妈为孩子盛装打扮的时候。

孩子一定会问为何要如此?

爸爸妈妈的回答能让孩子了解:如此做,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彼此尊重。

是对集体活动寄规矩的一种敬畏。

 

还记得那天我在家鼓捣半天,穿着正装,围着大红围巾。

问儿子:“父亲帅不帅?”

儿子说:“父亲,你都筹备了这么久,一定帅啊!你非常喜欢大家学校的活动吗?”

“是的,父亲很喜欢你们学校的活动,而且这是老师布置给父亲的任务,我必须要完成好啊!这是迎接新年,大家都要打扮好,这是一种礼仪,让大伙看到你就感觉喜庆快乐!”

 

说到这,儿子就乐了。

穿着我们的新衣,在镜子前臭美呢。




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就道出了一个秘密:有时候,大家的孩子为何会习惯行为迥异,并非天性使然,而是后天的环境所致。

 

说白了,就是好好的一个孩子,也会被爸爸妈妈制造的垃圾环境污染的。

我有一个亲戚,儿子小时候很聪明。

学什么像什么,喜欢听你讲故事,喜欢你给他出题目,是一个爱学习的苗子。

记得那时候问他长大要干什么,他说要读大学,成为一个大学生。

由于那时的大学生不多,是大伙交口称赞的。

哪个家有个大学生,爸爸妈妈腰板都直一些。

 

可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却是出了名的牌鬼。

儿子上学去了,她就在家摆一桌,从早到晚不停,从他们家门口过,都能听到里面闹哄哄的。

有时孩子放学回家,得自己煮饭热剩菜。

懂事的孩子就自己淘米做饭,然后去隔壁房间做作业。

可如此的环境里如何能安心做作业?

 

非常小的时候还乖乖的,他妈还说孩子不要管,照样好!

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放学不回家,在同学家做作业再回去。

大伙都说这个孩子真懂事,这么好学。

可好景不长,到了初中,孩子到了镇上念书。

立刻就迷上了互联网。

这个时候当妈的想管,但儿子一句“你一个人都每天打麻将,凭什么管我。”

气得他妈想打人,却发现儿子已经长大了。

伸出的手又抽了回来。

 

现在,亲戚最后悔的就是没好好培养我们的儿子。

由于儿子现在也有20多岁,却每天在外边惹是生非,一年到头回家春节的路费还要家寄过去。

假如给这个孩子换一个环境,他还会如此吗?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几乎会决定他的生活。

孩子喜欢模仿,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你给他什么,让他看到什么,让他摸到什么,他就会爱上什么。

 

即使是孟子,小时候你让他每天跟杀猪的先生在一块,他也会每天去玩杀猪的游戏。

而你让他看到哥哥姐姐念书,他也会想着去念书。

多少好孩子,被垃圾环境毁了。

不可以不说是一种悲剧,还有哪些比毁掉一个人的前程更残忍的。

可不少爸爸妈妈却亲自做了这件事。




4

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而那个精神内核其实就是家风。

由爸爸妈妈的每一份用心付出、言行举止、思想观念构成。

在这里边,每一个人相互影响着。


所以,请记得给孩子念书吧!

由于念书能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亲子共读是人世间最好看的好的伴随时光。

 

不要把时间都浸泡在了肥皂剧里。

让小小的孩子也跟你一块被手机、电视给俘虏了。

 

请认真对待孩子问你的每个问题,跟着孩子一块成长。

 

孩子问为何的时候,你或许随意瞎扯就可以蒙混过关。

但到了青春期,你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了。

和孩子慢慢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那一定会出现鸿沟。

 

所谓的代沟就是孩子长的非常快,而你却一动不动。

 

孩子读的书,你一本都没看过,只了解说不怎么样,不要读那些杂书。

而孩子问你到底哪儿不好,哪儿好?你瞠目结舌。

 孩子听的歌,你说吵去世了。孩子喜欢的电影,你听都没听过。

 

那如何对话?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如何会有一同的话语。

幸运的是现在的爸爸妈妈学习力更强,方法更多,努力一点基本能跟上孩子的步伐。

 

我了解有一天儿子会喜欢一些我搞不懂的东西。

但我不会贸然反对,而要去努力熟知知道,去查资料,去学习。

努力跟上孩子的脚步。


由于爸爸妈妈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和孩子在一块,可以拯救你的灵魂。

我感觉,你若想,孩子还会推进大家不断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进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孩子一直模仿我们的爸爸妈妈,并以爸爸妈妈为榜样。


(图文源自互联网,侵权删)

爸爸妈妈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